2008/07/11

WiMAX Channel Model

WiMAX Forum在2008年6月刊出了給WiMAX Forum Mobile R1.0產品測試用的Channel Model, 內容包含了SISO與MIMO.

此文件可在此處下載: WiMAX Forum® Mobile Release 1.0 Channel Model (.pdf, 272KB)

請注意, 此文件中WiMAX裝置最高移動速率只有120km/hr, 這意味著目前WiMAX Forum正式公認的可支援移動速率只有120km/hr.

至於其他高於120km/hr的宣稱...目前聽聽就好 :)

081006r2

2008/05/21

三則新聞稿 - 回應我的WiMAX預言

收集以下這三篇新聞, 就算是對我在5月18日發表的預言的正面回應吧, 如果不是因為我的文章是中文發表, 真要懷疑Luke與Bill Rojas的確受到我的啟發了(說法如此竟然一致). 其實我想這是很多老經驗的Telecom人在看這齣WiMAX鬧劇時, 共同的心聲吧, 只是由我口中說出來, 願意聽的人少, 現在IDC終於鬆口說出最深層的憂慮, 台灣的WiMAX業界, 該清醒了吧!!!

[新聞三]
行動WiMAX有沒有未來?
電子工程專輯: 上網時間 : 2008年07月04日

市調公司Frost & Sullivan表示,行動WiMAX恐怕將在獲得市場迴響前就成為過去式;寬頻無線技術的市場領域將‘無足輕重’,除非頻譜拍賣和商業行動WiMAX部署(符合Wave 2 Phase 2認證)能在今年年底前升溫。

Frost & Sullivan的研究員並強調,行動WiMAX技術正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導致在行動‘存取’技術上可能難以實行。然而,該公司同時也指出,對行動WiMAX投入的巨額資金也許不會付諸流水。Frost & Sullivan相信,行動WiMAX具有激勵新事業發展的潛能,例如可能將引領行動WiMAX與3G LTE合併。

「最近的情勢對行動WiMAX不利」,Frost & Sullivan的專案經理Luke Thomas指出,「例如,Sprint-Nextel近日宣佈延後其行動WiMAX服務Xohm的商業化推出,該公司並計劃於2008年9月於巴爾的摩(Baltimore)進行其首次商業服務,緊接著也將於2008年第四季在華盛頓特區和芝加哥推出其服務(若新WiMAX企業‘ClearWire’交易能夠在2008年第四季以前完成)。」

Thomas指出,任何考慮採用行動WiMAX的營運商都必須面對當前的環境──97%的筆記型電腦都使用Wi-Fi技術。3G LTE的標準預計將於2008年底或2009年初得到認可,並計劃於2009年底或2010年初開始部署,最高數據傳輸速率可達170Mbps。

Thomas並表示,隨著新款手機成本降低以及電池壽命的提升,雙模Wi-Fi/Cellular手機的數量不斷成長。他也贊同近日包括Alcatel-Lucent、Ericsson、NEC、NextWave Wireless、Nokia、Nokia Siemens Networks和Sony Ericsson邀集其他機構,共同針對低於10%零售價之行動裝置中不可或缺的LTE專利維護授權費的等級。

「對於WiMAX Forum會員是否對於行動WiMAX智財權已達成共識一事目前尚不明確。因此,WiMAX Forum其中幾位會員成立了開放專利聯盟(Open Patent Alliance)來解決這個問題」,Thomas稱。

Thomas表示,2009年將會是營運商開始體認到行動WiMAX不再被認定為行動寬頻存取技術的一年;由於Wi-Fi能充分融入室內無線寬頻,加上802.11n(包括MIMO)的興起,所提供的吞吐量相較於行動WiMAX而言均大幅領先。至於戶外行動寬頻環境,使用者期望行動WiMAX能在不提供WiMAX服務的環境下,無縫轉換至蜂巢式網路。這在現實是不被允許的,因為行動WiMAX無法反向相容於市面的蜂巢式網路技術。

近日在杜拜舉辦的WiMAX Forum研討會上,與會者均承認行動WiMAX不像HSPA或3G LTE,行動WiMAX在同時處理數據及音訊方面並沒有進行最佳化。因此,行動WiMAX(超行動PC或平板裝置)的最初使用者裝置是否能符合消費者接受度目前也尚不明確。

Thomas表示:「雖然今年底Nokia將推出為Xohm使用者設計的Nokia N810,零售價為440美元,但這也無法顯示消費者將需要一台支援語音和基於蜂巢式技術的行動裝置;以及基於行動WiMAX的‘個人寬頻’裝置。而其中較具意義的是,結合HSPA與Wi-Fi可滿足在單一裝置中實現2種性能。」

(參考原文:Bleak prospects seen for mobile WiMax)
(John Walko)

Bleak prospects seen for mobile WiMax
John Walko
EE Times Europe (06/23/2008 6:50 H EDT)

LONDON — Mobile WiMax may become a spent technology even before it gains any commercial traction, a market research group has warned.
According to Frost & Sullivan, unless spectrum auctions and commercial mobile WiMax rollouts (compliant to Wave 2 Phase 2 certification) gather momentum before the end of this year, the market scope for the broadband wireless technology "will be insignificant."
The researchers also suggest the technology is facing a range of challenges that are likely to make it unfeasible as a mobile "access" technology.
However, they sugar this bleak analysis by noting that the huge investment that has gone into mobile WiMax may not have been for nought. Frost & Sullivan believes that the work carried out on Mobile WiMax has the potential to spur new ventures,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lead Mobile WiMax to merge with 3G LTE.
"Recent events have been unfavourable toward Mobile WiMax," noted Frost & Sullivan Program Manager Luke Thomas. "For example, Sprint-Nextel recently announced a delay to the commercial roll-out of its Mobile WiMax service, Xohm, and has now stated that the first commercial service of Xohm will be in Baltimore in September 2008 followed by Washington DC and Chicago by Q4 2008 (provided the new WiMAX venture 'ClearWire' deal closes by Q4 2008)."
Thomas pointed out that any operator looking at Mobile WiMax has to consid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in which 97 percent of laptops are shipped with Wi-Fi technology.
3G LTE is expected to be a fully ratified standard by the end of 2008 or beginning of 2009 with deployments slated to occur in late 2009 or first months of 2010 offering peak data rates of up to 170Mbps.
Thomas also said that the number of dual-mode Wi-Fi/Cellular mobile phones is also on the rise, with newer models emerging at lower costs, with better battery life. And he welcomes the fact that Alcatel-Lucent, Ericsson, NEC, NextWave Wireless, Nokia, Nokia Siemens Networks and Sony Ericsson recently invited all interested parties to join an initiative to keep royalty levels for essential LTE patents in mobile devices below 10 percent of the retail price.
"It is still unclear if members of the WiMax Forum have reached an agreement pertaining 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y possess for Mobile WiMax. Hence, prominent members of the WiMax Forum have formed the Open Patent Alliance (OPA) to address this very issue," said Thomas.
He adds that 2009 will be the year when operators begin to realize that mobile WiMAX can no more be considered as a feasible mobile broadband access technology. "In terms of indoor wireless broadband, Wi-Fi fits well in this space and with the emergence of 802.11n, which includes MIMO, throughputs would be far better than what Mobile WiMax can deliver. With respect to outdoor mobile broadband environments, users would expect Mobile WiMax to seamlessly hand off to cellular networks in the absence of WiMax reception. In reality this is not possible as mobile WiMax is not backward compatible with existing cellular technologies."
At a recent WiMax Forum workshop in Dubai, participants accepted that Mobile WiMax is not optimised to simultaneously handle both data and voice applications as efficiently as HSPA, or 3G LTE. It is therefore unclear whether the initial client devices for Mobile WiMax (Ultramobile PCs or tablet devices) will meet with any degree of consumer receptiveness.
"While the Nokia N810 tablet will retail at $440 for Xohm users later this year, it is still ambiguous if consumers will want one mobile device for voice, based on cellular technology and another for 'personal broadband' based on Mobile WiMax," said Thomas. This is especially relevant, considering that HSPA coupled with Wi-Fi can do both in a single mobile device.

[新聞二]
工商時報 2008.05.21 
IDC:WiMAX恐怕是個錯誤
吳筱雯/台北報導
 WiMAX是個美麗的錯誤?市調機構IDC表示,在固網與行動網路滲透率均高的成熟市場,發展WiMAX是個Mistake(錯誤)。WiMAX的出貨量也未如預期般出現成長,無獨有偶,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表示,受到WiMAX用戶端設備需求並未出現影響,今年第一季WiMAX用戶端設備出貨量還不到19萬台,比去年第四季降低12%。

 IDC昨日舉行世紀領航科技高峰論壇,面對愈趨成熟的無線寬頻市場,IDC電信服務研究總監William Rojas表示,WiMAX的高頻寬特性,讓這個技術在無線寬頻市場上將佔有一席之地,尤其在固網滲透率低的地區,如巴基斯坦等地,WiMAX可以成功取代固網的佈線需求,成為固網無線化的基礎建設。

 不過Rojas強調,即使WiMAX在部分市場發展順利,WiMAX在固網與行動網路滲透率均高的成熟市場,如西歐、北美、日本等地,發展機會有限,現有大型固網業者受到法規限制,無法拿到WiMAX執照,反而交由規模小的新興業者發展WiMAX,但新興業者通常沒有足夠的資本進行WiMAX設備投資,將使這個技術在成熟市場遭到困境,而行動業者會直接將網路升級至LTE,在成熟市場發展WiMAX是個Mistake(錯誤)。

 反映在WiMAX產品出貨量上,MIC表示,馬來西亞、印度及日本等國內指標性電信業者,均已投入WiMAX網路的佈建,但是對台灣廠商而言,新進投入網路佈建的電信服務業者,短期內並沒有大量採購用戶端產品(CPE)的需求。

 MIC表示,2008年第一季台灣WiMAX用戶端產品出貨量為18.5萬台,較上季衰退約12%,而在出貨衰退、平均出貨價格並無太大變動下,今年第一季國內WiMAX產值為3500萬美元,比去年第四季衰退11.3%。以產品出貨類型而言,本季室內CPE及室外CPE的出貨量與上季比較呈持平狀態,預估今年第二季國內WiMAX產品出貨量為23.6萬台,比第一季成長27.5%,第三季將達32.7萬台。

[新聞一]
IDC:台灣佈建WiMAX網路 前途堪虞
ZDNet記者曠文溱 /台北報導 2008/05/20 19:58

IDC直言道,在固定寬頻網路佈建已經十分完整的台灣發展WiMAX服務,簡直是個錯誤。

IDC亞太區電信服務研究總監Bill Rojas今(20)日表示,WiMAX和LTE (Long-Term Evolution)兩項無線寬頻技術的競合,鎖定的是不同市場:WiMAX做為取代固定網路的解決方案;LTE才是真正的行動寬頻技術。原因即在於,技術本質讓LTE適用於影音傳送、網路電話等即時的串流服務;WiMAX專擅的是連網使用。

「手持裝置螢幕過小,使用者不可能一直用來瀏覽網頁,」Rojas說。這導致了WiMAX注定是用在個人電腦這類較大的連網系統,「台灣的固定網路佈建已經十分綿密,如果要用在筆記型電腦的無線寬頻,那得看英特爾的本事。」

先天條件讓WiMAX在本地市場定位尷尬。另一困境是本地營運商的本錢:目前六間拿到WiMAX營運執照的業者,僅有遠傳和大眾電信有既有的行動電信服務。

這致使了WiMAX佈建必須從無到有。Rojas表示,佈建WiMAX最大的成本不來自於基地台,而是後端租用光纖網路的成本。而建置這方面的成本,並非剛踏進無線電信領域(Green Field)的營運商所負擔得起。他計算道,WiMAX業者要和HSDPA業者的覆蓋率比拼,以中華電信在今年底前佈建4千個HSDPA基地台、一個基地台成本為10萬美金來計算,WiMAX業者至少要先花上4億美金才有機會。

他以美國Sprint-Nextel的WiMAX服務延期為殷鑑。表示前者之所以延後的原因,即在於必須租用大量的光纖網路,但在固定網路業者AT&T不願提供的情況下,導致Sprint-Nextel只能採購有限的光纖網路,其他部分只能利用易受氣候影響的微波替代。
「Sprint-Nextel會推WiMAX的原因,也只是因為它們採用的是CDMA系統,沒辦法和WCDMA一樣升級到HSDPA,」Rojas說。

他為台灣WiMAX的身世下了一個結論:「台灣政府推動WiMAX,是為了扶植本地的網通設備產業;WiMAX服務在成熟市場是個錯誤(mistake)。」

除了美國以外,台灣堪稱對WiMAX最有熱忱的市場。為了扶植國內網通產業在WiMAX領域搶得先機,經濟部在2005年宣佈提撥370億台幣的經費予WiMAX 產業;去年,經濟部繼英特爾、NEC、Nortel之後,再與Alcatel-Lucent、Motorola、Nokia Siemens、Sprint-Nextel和Starent等國際五大網通系統商和電信商簽署合作備忘錄,促成上述廠商來台採購WiMAX網通設備,進行互通測試。

去年7月台灣終於釋出6張WiMAX分區執照,而本地WiMAX服務亦將於明(08)年陸續開台之際,一些雜音也開始不絕於耳。

有業者質疑,WiMAX在車行的連網速度並不會比HSDPA高;而且視為關鍵技術的Wave 2階段,在測試設備尚未備齊的情況下,明年端出的WiMAX服務恐怕無法達到先前預期的水準。
對於上述說法,Rojas表示前者並非WiMAX發展致命傷。「在巴基斯坦,已經有營運商採用摩托羅拉的設備,用WiMAX Wave 2取代固定網路服務,」他說。而且速度達到了1到2 Mbps。
[eof]

IDC另外有一篇比較充滿希望的新聞:
IDC:2011年全球WiMAX投資將達35億美元

080706r3

2008/05/18

給WiMAX的預言與建議

台灣算是全球最積極投入WiMAX風潮的國家, 身為台灣電信工程人員, 在職場近距離觀察WiMAX一年有餘, 有義務大聲講出自己的觀察心得.

[預言]
很遺憾, 按照目前的情勢不得不說出以下陰霾的電信氣象預報:

1. 如果2009年WiMAX不能如期趕上802.16e與WiMAX Forum技術規格所承諾的各種性能與標準, 2010年將是LTE的天下, 大都會地區的電信網路會以LTE作為主要無線寬頻移動數據網路, WiMAX會逐漸淡出無線移動寬頻的主要舞台, 就像WiFi一樣, 只剩區域性零星點狀的佈建, WiMAX市場將轉進電信建設落後國家, 佈建在偏遠地區.

2. 雖然如此, 802.16d依然會活躍於長距離點對點的無線傳輸上面.

3. 屆時台灣將成為WiMAX孤島, 不只國際漫遊成為空想, 所有投資恐將面臨血本無歸的困境.

4. 依照802.16e的落後"慣例", 802.16m也不會如期趕上預計的進度, ITU-T勢必會更加嚴格把關, 夢想成為4G候選技術更加遙遙無期.

[千錯萬錯都是角色扮演的錯]
回顧WiMAX的發展歷程, 分析WiMAX命運如此坎坷的原因.

WiMAX在3G固有技術(WCDMA, CDMA, TDS-CDMA)已經成熟之後數年才緩緩誕生, 至今算還在襁褓期, WiMAX出場應該以3G為君, 自己當作數據寬頻的輔臣才是正道, 可是WiMAX一出場就貿然自稱4G, 硬將802.16d點對點的高傳輸頻寬(75Mbps)與50公里傳輸距離指鹿為馬說成802.16e的頻寬與涵蓋範圍, 又在WiMAX Forum不夠嚴謹地與UMTS和CDMA作不客觀的性能評比, 自爽式地將3G評比得一文不值, 讓電信門外漢以為WiMAX是百年罕見的新科技新發明, 讓搶不到3G執照的電信業者以為找到比3G更猛的寬頻救星.

在這種角色扮演錯誤之下, WiMAX還不斷自我催眠, 以為船到橋頭自然會直, 但是電信市場殘酷的考驗絲毫不曾放鬆標準過, WiMAX言過其實的技術泡沫在開始試用之後就面臨破滅崩解, 你聽, 全球都陸續傳來泡沫的崩盤聲.

[電信市場的本質]
其實WiMAX一直沒有認清電信市場的特性, 將一個電信網路技術誤當成電腦或手機來賣, 這又是一大失策. 須知電腦或手機的壽命只有兩三年, 用戶只要看到喜歡的新款式, 隨時可以更換而毫不心痛, 電信設備則不然, 為了能夠應付戰爭與天災, 電信設備必須能夠耐用數十年甚至長達半個世紀, 而且價格非常昂貴, 很難輕言替換, 因此電信市場的路經依賴效應非常明顯, 在佈建之初即有一條漫長的升級之路, 就像3GPP從R99到R8一樣, 規格經歷了八年的升級之路(目前台灣的佈建還在R6初期), 而且每次升級都要考慮向前相容, 很少看到像WiMAX直接宣稱802.16e不包容802.16d的設計(而且802.16e wave2還選擇性地包容wave1), 這根本是IT市場喜新厭舊, 唯利是圖的思維, 實在很不合適用在淳樸敦厚本質的電信網路.

其次每種新技術的誕生, 如果不能與之前的舊技術舊網路並存, 也很難獲得普及, 像UMTS必須要包容GSM, GPRS與PSTN, SS7網路一樣 (甚至連與WLAN的互連架構都考慮好了), 所以電信市場的本質是同時路徑依賴與向前相容並存的, 任何違背這種本質的市場操作下場都會像WiMAX一樣淒涼.

[WiMAX的出路]
在此誠心祝福WiMAX Forum能夠整合全球資源, 與3G固有技術採取共生共存的策略, 甚至好好照顧WiFi這個不能移動的前輩, 首先能讓用戶能在WiFi與WiMAX雙網中來去自如, 適時扮演移動式Last Mile的角色, 或是移動式Hot Spot都很合適. (例如以WLAN服務為主的WiMAX公車)

其次要採取低姿態設法與3G雙網共存, 別再幻想著稱霸武林, 實實在在地在電信森林中扮演一顆好樹就好.

對於參與WiMAX開發生產的台灣工程師, 請別因為此預言而生氣或失望, 更別因此放棄開發與生產的工作, 未來如果我的預言失敗了, 那是台灣之幸, 我們全民可優先享受無線移動寬頻的生活, 而且上中下游廠商都可因為WiMAX的興盛而致富.

如果我不幸言中, 預言成真, 工程師也沒有任何影響, 原因有二:
1. 雖然WiMAX言過其實, 但802.16d/e實實在在是個好技術, 在開發過程學習到的OFDMA, MIMO, CDMA或是Power Saving的技術概念可應用在其它領域的開發, 絲毫不受影響.
2. 電信市場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 就是沒有一個好技術會真正沉寂或被人完全遺忘, V5如此, Blue Tooth如此, DECT亦如此, 都是當時紅極一時, 後來漸漸衰退, 幾年後因為某種原因或新應用而又復活, 成為新寵兒, 所以別擔心WiMAX此波的失勢, 我深信WiMAX未來還會以新的姿態重返市場.

即使如此, 我認為台灣的WiMAX CPE製造商也會長長久久地存活下去, 這是從低價GSM手機與WiFi學到的經驗, 只是目前市場看來沒有預期蓬勃, 要有規模縮小, 長期抗戰的打算.

令人擔心的是台灣的WiMAX基地台製造商, 我們自從GPRS時代開始研發到UMTS的R99, 基地台是勉強做出來了, 但都沒有成功商業化打入基地台市場的先例, 原因是品質與技術拼不過國際大場, 在如此缺乏經驗的狀況下, 國內電信業者都不敢捧場了, 何況國外的業者 ?

至於那些極力吹捧WiMAX, 整天活在夢幻中的市場人員, 該好好反省一下, 仔細秤秤WiMAX的斤兩了, 畢竟將市場作得更準確並無傷WiMAX的優點呀.

080518r3